查看原文
其他

90年代,去金拱门约会的年轻人最时髦

2017-10-28 网易看客 看客insight

你还记得第一口番茄酱的滋味吗?


● ● ●


麦当劳改名“金拱门”的消息,迅速在社交网络引发了热议。尽管官方已经声明,更名仅在证照层面,餐厅名称不变。虚惊一场的网友依然乐此不彼地编出了如“肯德基更名开封菜”“油炸土豆丝”的调侃段子。


进入中国不到30年,麦当劳早已摘去了“舶来品”的标签,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便捷餐厅,甚至文化符号。


● ● ●


早在1975年,麦当劳就在香港铜锣湾百德新街开设了首家分店。15年后,中国大陆地区的第一家麦当劳餐厅,于1990年10月8日在深圳解放路正式开业。


 外墙的宣传广告。


 装修前的拜神仪式。


光华餐厅位于深圳当时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上,设有超过500个座位,但依然无法满足热情的民众。开业当日,步行街被挤得水泄不通。


亲历者描述当时的场景,“这个红黄相间的丑角端坐在光华楼顶上,笑容可掬地俯瞰着人山人海。无数深圳人举家前往。人们满腹新奇,队伍从餐厅二楼排到一楼,再绕着整个光华楼转了一圈。”


 楼顶的麦当劳叔叔,成为了步行街的地标。


更有趣的是,光华餐厅可以使用港币结算。许多土生土长的深圳本地人,为了一尝“洋快餐”的滋味,提前准备好了港币,在专用窗口前排队。为了招待数量庞大的顾客,麦当劳甚至从香港公司紧急调来500多名员工帮忙。


 开业当天,顾客在麦当劳门口大排长龙。


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,“先富起来”的深圳人成为了麦当劳在中国大陆的首批忠实粉丝,其业绩迅速上涨。1993年7月,光华餐厅的月销售额达到了创纪录的588万元,交易次数达到22.6万次。


 1991年,深圳,两名女子在麦当劳门口喝饮料。


1992年4月23日,北京第一家麦当劳快餐厅在王府井大街南口开业,拥有超过700个座位和29台收银机,是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麦当劳餐厅。开业首日,便接待了超过4万名顾客。


开业当日的盛况。


这一次,麦当劳不只建造了更大的餐厅,还做出了许多本土化的努力。其中方合作伙伴占有了50%的股份,而餐厅所用的食材,包括土豆和牛肉等,95%都是本地产品。雇佣的1400名员工中,只有3人持海外护照,且3人均为华裔。



明亮的餐厅、西式的口味、亲切的服务,甚至排队点餐的方式,无一不满足着人们的好奇心。城里的男女老幼满脸笑意,像下高级馆子一样相约麦当劳,体验新时代的消费升级。


 1993年,北京,在麦当劳叔叔前拍照的小孩。


许多80后仍记得第一口薯条配番茄酱的美妙滋味。深圳还流行过一种充满仪式感的汉堡吃法,先小心刮掉中间的芝士,再吃牛肉饼、生菜,最后就着可乐吃完两片面包。如果那时候有社交网络,汉堡、可乐、薯条就会被相机精心拍下,加上滤镜,成为朋友圈的宠儿。


 1995年7月13日,武汉第一家餐厅使用的餐盘垫纸。当时的菜单不设早餐,一个巨无霸套餐的价格为17.8元。


● ● ●


为了打入中国市场,麦当劳采取了完全不同于欧美市场的“速食”模式,主动把快餐店打造成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。


据研究显示,在90年代,北京麦当劳消费者的用餐时间比美国消费者更长。1994年秋天,他们平均的用餐时间是25分钟(高峰期)和51分钟(非高峰期)。当时的北京缺乏咖啡厅、冷饮店等社交场所,麦当劳便取而代之,成为了都市人的时髦去处。


 1999年,北京,在麦当劳叔叔身旁约会的情侣。


人们在这里聊天、约会、甚至谈生意,聚餐时间在轻音乐的烘托下被无限拉长。坐在靠窗的位置啜一口草莓奶昔,与当下捧着苹果电脑在星巴克敲字的身影如出一辙。


 2001年,上海,在麦当劳用餐的年轻女性。


此外,快餐厅还能成为个人和家庭庆典的场所,最常见的当然是儿童生日聚会。能在麦当劳是办一场生日会,在小学生间可是一件倍儿有面子的事。生日当天,亲切的员工姐姐会带领小朋友做游戏、吹蜡烛、唱生日歌,并赠送神秘礼物。


 餐厅装修期间,外墙上不忘提前做好宣传推广。


在口味方面,麦当劳争对少儿群体推出了儿童乐园套餐,并定期更新附赠的卡通玩具。餐厅内划分出了专属的“儿童天地”,供孩子们玩耍。


 1993年,上海,吃麦当劳的孩子。


为了更好地融入本地市民的日常生活,早期的麦当劳餐厅还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。每年开学,北京的麦当劳餐厅都会向附近学校的一年级新生赠送帽子和文具。交通高峰时期,还会选派员工,协助警察指挥交通,并清扫餐厅前的街道。


 2001年7月13日晚上,申奥前夜,北京市民聚集在麦当劳快餐店里,等待最后的消息。


 餐厅里的员工同样严阵以待。


● ● ●


2000年底,麦当劳在中国内地的餐厅数目约340家。随着“M”型黄色标志在大街小巷遍地开花,麦当劳逐渐从小资的休闲空间,转变成了人来人往的公共服务站。


 2000年,北京,一名工人清洗金拱门标志。


凭借“不赶客、不强制消费”的原则,麦当劳逐渐成为了行人的免费厕所,学生的通宵自习室乃至流浪汉的庇护所。


 香港,在餐厅过夜的“麦当劳难民”。


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进入21世纪,一连串的食品安全丑闻,打击着消费者的信心。油炸食品的健康问题,也使家长们对其敬而远之。而随着各类咖啡厅、冷饮店的增多,麦当劳早已不被年轻人追捧。


目前,麦当劳公司在中国大陆的门店超过2400家,仅仅是其竞争对手肯德基的一半。更名为“金拱门(中国)有限公司”后,这位快餐巨头将联手新的投资公司,重新争夺中国市场。


 2010年,深圳光华餐厅庆祝开业20周年。


参考文章

[1]《金拱向东》,浙江大学出版社

[2] 中国麦当劳公司改名“金拱门” 网友热议,联合早报

[3] McDonald's unloads its business in China,Business Insider

[4] 中国第一家麦当劳的珍贵老照片,麦麦同学会

[5] 麦当劳文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,刘利


电竞镇 | 毛坦厂 | 九龙城寨 | 小龙虾

香港棺材房 | 江南皮革厂前传 | 克钦独立军

猫片 | 老大哥 | 中年夫妻 | 天山猎杀

皮村 | 西部招妻 | 全世界都搞传销 |敦刻尔克



供图 / 视觉中国、麦麦同学会、Reuters

编辑 / 胡令丰



文章版权归网易看客栏目所有,转载请在公众号pic163后台回复【转载】,查看相关规范。

看客栏目长期征稿,一经刊用,将根据质量提供稿酬。投稿请致信:insight163@163.com。

其它合作欢迎于公众号后台(或邮件)联系我们。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